跳到主要内容

父母的语言带来灵魂的种子,时间使其发芽

“父母的语言带来灵魂的种子,时间使其发芽”

这是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,那么我为什么会这么说?其中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?本篇文章将为你揭晓答案。

本文较长,但如果你能看完,相信我,你一定会受益匪浅。

父母的语言为孩子提供灵魂的养料

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便是人类掌握着语言的钥匙。发育正常的孩子到了两岁就能说出完整的句子了,他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、情绪、思考等等。比如,“我想吃饭”,“我好生气”,“那是什么”。

这些语言是孩子天生就会的吗?

不是,这些语言是父母或者身边的养育者教给孩子的。父母说什么,孩子就会说什么,孩子的语言的养料完全来自于跟他最亲近的养育者。

但我们都知道,语言是传达信息的

“我饿了,也累了,不想在家做饭了,咱们出去吃吧。”——这段话传达了对方吃饭的需求和身体疲惫的状态。

“你刚才说的这段话让我非常生气,你怎么能人身攻击我呢?!”——这段话传达了对方生气的情绪。

“都几点了,还不知道起床?”——这段话传达了一种强烈的指责和抱怨。

“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,把你的东西统统都给别人。”——这段话传达了一种充满控制的威胁。

你看,通过语言,我们不仅教会了孩子说话,也把一些其它东西传达给了他。

如果语言是一颗糖的话,语言本身只是糖的外包装,而它传达的糖的本身是什么味道?会不会不是糖,而是一颗毒药,一个炸弹呢?

我听到过一些观点说,“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,我们的心都是好的,只不过说话方式不太注意而已”。

出发点好是没错,但好的出发点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。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忽视了说话方式的重要性,忽视了语言所带来的强大影响,同时推卸了自己对结果的责任。

因为出发点是好的,就可以口不择言?因为出发点是好的,就可以随口一说?你的出发点也许是一颗糖,但经过了语言的包装后,它的内芯可能就是一个毒药。你把毒药喂给了孩子,还说自己明明是给了他一颗糖,自己没有过错,这显然是不合适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。

因此,如果我们不对自己的语言加以审视和斟酌,无意识地就对孩子随口说出一些不合适的话,也许现在看起来没问题,解决了孩子不听话、拖拉磨蹭等问题。但我们种下的这颗种子会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,当孩子长大了,便会出现各种各样更加难以纠正的习惯,甚至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,影响他的一生。

所以我才说,“父母的语言带来灵魂的种子”,父母通过日常跟孩子的对话,向孩子传达各种不同的信息,而这些信息会塑造孩子的性格、品质、思想、情绪,甚至是命运。

同时,我还说了,“时间使其发芽”,是因为我们通过语言给孩子传达的东西,往往不会很快就看出影响。但随着孩子的成长,随着他和父母相处时间的增加,这些语言带来的信息便会成为他的一部分,形成他难以改变的人格。

改变你的语言,改变你的孩子

通过上面的分析,相信你已经了解到语言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重要且关键的角色了。一句话说好了,能够让你的孩子更加自信,更有自控;一句话说不好,就可能会让他敏感多疑,形成讨好型人格。所以,好好说话,既是机遇,也是挑战。

在此,我再次强调一下,不要认为说话方式不重要,它非常重要。如果你认为它不重要,不妨想一想,你的父母曾经对你说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话?不管是鼓励的也好,表扬的也好,冤枉的也好,批评的也好。在他们对你说出那番话的时候,你感受到的是什么?你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是否因此受到了影响?变得更加不自信了?觉得自己一无是处?还是更加积极?更有动力?

没有人天生就是好父母,也没有人天生就能好好说话。教育不好孩子,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。同样的,好好说话,也有方法可学。一旦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,你一样可以养育出一个优秀健康的孩子。

那么,方法是什么呢?很简单,改变你的语言,改变你的说话方式

下面,我将带你一同审视和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错误的说话方式,告诉你这种语言给孩子所传达的信息,并且给出更好的表达方式。

生活场景一窥

威胁控制要不得

当我们想让孩子做一件事情,他却不配合的时候,我们有没有这么对他说过:

  • 你再这样不听话,我就不要你了。
  • 你不穿衣服的话就不能去外面玩,我们出去和别的小孩玩了,不带你了。
  • 叫姥姥,快叫姥姥。白养你了,白眼狼。
  • 你再这样试试,头给你拧下来。

看起来也许能解决一时的问题,孩子不闹了,听话了,按照我们的想法做了,可他内心的感受,我们有没有体察过呢?这些话对孩子性格带来的影响,我们是否知晓呢?

我们曾经也是孩子,我们或许也听过父母对我们说这样的话,你还记得当时自己的感受吗?

你有没有感受到一种威胁?有没有感受到父母可能不要我了,不爱我了?有没有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冤枉和责怪?内心非常的委屈?

没错,这种说话方式,传达的就是威胁控制

“你不怎么怎么样,我就怎么怎么样!”

“你不这样/你不听我话,你就是什么什么”

当我们采用这种方式对孩子说话的时候,我们的意图是想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做,如果他不做,我们就想要控制他,甚至逼迫,威胁他去做。

这其实是家长无能的一种表现,因为他不会正确的方法,只能这样说了。

而这种说话方式对孩子带来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。

首先,他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了,因为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。如果我不怎么怎么做,父母就不要我了,这就是条件。

这样会极大地损害他的安全感自尊心,让他在以后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更容易讨好别人,或者对他人很冷漠,也就是形成讨好型,或者回避型人格。

其次,这种说话方式会极大地损伤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。因为当我们用这种方式对孩子说话的时候,我们就已经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,而不是他的身边。

也许孩子小的时候他还没能力反抗你,只能听从你,但等他大了,到了青春期,他就会表现出来叛逆的性格。不要以为青春期的孩子都叛逆很正常,孩子叛逆是因为小的时候父母使用了错误的教育方式,埋下了种子,到青春期发芽了。如果孩子已经成年了,你再对他说这样的话,孩子一定会跟你回怼回去,他根本不吃这一套。

所以,如果我们发现孩子长大了,总是缺乏安全感,跟别人相处要么总是讨好别人,要么对别人冷漠不关心,缺乏自尊心,我们就要想想,自己是不是曾经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。

那当我们遇到孩子不听话,不按照我们的想法做的时候,我们该怎么办呢?

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,和善而坚定地跟他沟通

首先,我们要采用商量的口吻给孩子讲清楚前因后果,讲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件事,如果不做会怎么样。

比如,“宝贝,如果要出去玩,我们需要把外套穿上。因为外面比家里冷,不穿外套的话容易着凉生病,生病是很难受的,生病了就要在家休息,没办法再出去和别的小朋友玩了。”

如果孩子真的不想按我们的想法去做,我们也不能采用控制和威胁的方法,而是要去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,问问他,你是怎么想的?

比如,用关心的口吻问问他“你为什么不想做这件事呀?妈妈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?”。

如果孩子还小,无法用语言沟通,那我们可以尝试转移他的注意力,先做别的事情,缓和一下孩子的情绪,再尝试跟他沟通。

通过这些方法,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的尊重,父母的关心,他就愿意敞开心扉跟我们交流。这也给我们了一个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机会,如果他的确不愿意做这件事,我们就不应该执意让他做,而是让他来选择做不做,把自控力还给孩子。

这样,孩子长大之后就容易形成独立的人格,有自尊,也懂得尊重别人,有同理心,性情稳定不容易走极端,容易和别人形成良好的社交关系。

指责和抱怨只会传递否定和消极

有些话可能语气没那么强烈,看上去貌似也没什么问题,但是对方听到的感受则完全不一样。比如下面这些话:

  • “你也不知道给碗洗了,光知道吃了”
  • “就你事儿多,别人咋没这么多事儿”
  • “撕你一张纸咋了?大惊小怪,多大点事儿,不能大方点”
  • “你还没起床!几点了”
  • “你一天天的干啥了?都是我弄的”

熟悉不?是不是经常听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说过这样的话?

如果你是父母,先别急着否认,这话说没说过你说了不算,孩子说了才算。

为什么?因为只有听到这些话的人才会有强烈的情感体验,而说出这些话的人往往是下意识就随口说出来了。

现在,让我们当一回听众,来体察一下听到这些话的感受。如果别人对你说了这些话,你感受到了什么?

如果你感受到了对方在指责你,对方的抱怨,甚至对方冤枉了你,让你内心有种气冲上来想和对方吵架,那么,你和我的感受一样。

没错,这些语言传递的都是否定和消极的情绪。当我们对孩子说这些话的时候,孩子的感受就是如此。

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这些话,会挫伤孩子做事的积极性,并且损伤孩子的自信心,因为父母一直是在否定孩子。同时,这种指责和抱怨还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,让孩子觉得自己这也不被父母认可,那也不被父母认可。

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出做事没有自控力,做事缺乏自信心,经常自卑,觉得自己不如别人,自我怀疑,做事犹豫不决。又或者孩子的情绪非常敏感,易怒或者易哭,别人说两句就要吵架或者哭泣。那么,你就要好好反省一下,自己有没有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。

现在,让我们把上面的对话补全,加上孩子听到这些话时的内心想法,这能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说话方式。

  • “你也不知道给碗洗了,光知道吃了” —— “我怎么不知道了?我歇会儿等会儿洗不行吗?再说了,这几天都是我洗的碗,我怎么光知道吃了?”
  • “就你事儿多,别人咋没这么多事儿” —— “我是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的,这些事情真的很重要,我想要做好。别人有想过这些问题吗?你看张三就是因为没做这件事才带来了某某问题。为什么你不能了解一下事实再来评判我呢?”
  • “撕你一张纸咋了?大惊小怪,多大点事儿,不能大方点” —— “撕我的纸是不是得跟我说一声?你不尊重我在先还想让我大方,凭什么?”
  • “你还没起床!几点了” —— “好不容易周末了,让我歇会儿不行吗?天天跟催命鬼似的,烦死了”
  • “你一天天的干啥了?都是我弄的” —— “你说啥?今天我没洗碗?今天我没拖地?家里这个不是我弄的?你了解事实真相了么就说我?你有什么资格说我?凭什么冤枉我?你干啥了?还都是你弄的,你也没干啥!”

看到没,这才是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,他会觉得父母不尊重他,冤枉了他,父母蛮横不讲理,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共情。如果我们这样对孩子说话,孩子会叛逆,会抵触,会大吵大闹,甚至不和我们说话,都是我们咎由自取的,不要怪孩子。

成为父母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,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地跟孩子沟通呢?

还是以这几句话为例,我们分析一下我们的意图,存在的问题,以及正确的说话方式。

你也不知道给碗洗了,光知道吃了

我们想要让孩子知道吃完饭应该有人洗碗,家务应当分担,并且希望他能够去洗碗。但是我们使用了否定的词汇“你也不知道”,这表达了一种否定指责的意思,孩子感受到的只有责怪,他并不知道你想要干啥。因此,我们应当使用平等对话的方式,表达我们的诉求,可以这么说:“妈妈今天做饭了,等会儿吃完饭,你可以洗个碗吗?

这样孩子感受到的是尊重,是父母在和自己商量,那么他就更愿意接受这样的对话。

并且,如果孩子半天没有动,你也不要催促他,而是要选择信任他,放权给孩子,让他自己掌控这件事情,对洗碗这件事负责,这样孩子才能懂得自控、懂得责任。否则你看到他没动,就怀疑是不是他根本就没听你的话,然后再催促他的话,他就会产生逆反心理,同时觉得,这件事并不归我负责,不利于培养他的责任心。

如果孩子后来真的没洗碗,那你就可以利用好这件事进行一番责任教育,告诉他:“我们中午是不是商量好了今天你洗碗,但是妈妈看到你没洗碗,我们应该说话算话,对不对,你打算怎么做呢?”,这样,孩子就能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,知道应当对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负责,同时也感受到了父母的尊重,也有利于培养他的自尊心。

就你事儿多,别人咋没这么多事儿

我们可能出于思维的懒惰或者缺乏对事实的了解,主观片面地认为孩子这么做就是有毛病,我们应当和别人一样就对了,大家都这样,说明没问题,就你这样,你有问题。这其实是由于父母自己缺乏主心骨,缺乏独立批判的思维,又充满偏见导致的。

首先,我们不妨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:孩子这么做是出于什么原因?我们了解了这个原因吗?孩子说的有道理吗?别人的说法和做法真的都对吗?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别人这么做存在的问题呢?有没有可能别人有问题,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对的呢?

如果我们能够在说话前,先充分了解事情真相,再做判断,可能我们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了,因为我们的指责和抱怨很有可能是毫无根据并且充满偏见的,这样只会伤害孩子。

撕你一张纸咋了?大惊小怪,多大点事儿,不能大方点

我们可能想要教孩子做人要大方,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生气。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,大方是要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。我们有没有体察过孩子的想法和情绪,他之所以这么说,肯定是受到了冒犯,我们有没有关心到这一点?

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让孩子表现出大方,却忽视了他的需求,忽视了他的情绪,这只能让孩子更加抵触我们,和我们作对。

所以,我们首先应当了解当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,孩子内心的感受是什么,这是共情,也是打开心门的第一步。我们可以尝试去问孩子:“他撕了你一张纸,你为什么会这么生气?可以告诉妈妈你的感受吗?”,他可能会告诉你,因为他感受到了不尊重,别人可以随意动他的东西,让他觉得没有安全感,感受到了被冒犯。体察到这一点,可能你就不会说出上面的话了。

随后,你可以告诉他,你认同他的感受,如果是你,你也会感觉到被冒犯和不尊重。借此机会,你还可以教会他,如何应对别人的冒犯。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,我们可以跟对方表达出来我们很生气,不希望他直接撕我的纸。如果他想用,应当事先跟我说一声。一张纸本身不是多大的事,我肯定会借你。但是如果你不告诉我就直接撕,我就会很生气,因为我感觉你不尊重我。”

你看,这其实就不是大方不大方的事情,这是尊重的事情。我们要学会在合适的时机教会孩子合适的品质。如果在这样的场景下教孩子大方,只会伤害到他的自尊,并且他只会变得不大方。但如果我们借此机会教育孩子尊重,那孩子就会因此获得维护自尊的方法,以后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也懂得尊重他人,进而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
你还没起床!几点了

当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 ,肯定是希望孩子能起床,不要总赖在床上。但是这句话要分情景。

如果是上学的日子,我们其实是想提醒孩子再不起床可能上学就会迟到了,我们很着急。但其实我们在这里犯下了一个小小的错误,那就是替孩子揽责了。我们火急火燎地包办了孩子从起床到去学校的一切事情,孩子就感受不到中间某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,他就不会知道起床晚了会迟到,迟到了老师可能会惩罚自己。因此,不妨在前一天睡前跟孩子商量好,第二天几点起床,什么时间点该干什么,如果没来得及做某件事,就让孩子自己承担结果。也许,他迟到个一两次就知道早上不能睡过头了,也就不需要你在后面跟着催了。因此,采用了正确的责任教育,我们就不需要说这样的话了。

如果是周末,我们看到孩子一直在睡懒觉,或者醒了也待在床上不起来,我们不希望他这样,这会影响一天的三餐时间点。或许我们可以在前一天跟孩子商量好,如果孩子希望在周末睡个懒觉休息休息,那第二天早上就让他好好休息,充分尊重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。孩子休息好了,得到了尊重,得到了父母的信任,他就会懂得规划生活,懂得对自己的生活负责,变得积极主动起来。

你一天天的干啥了?都是我弄的

当我们说出这样的话时,很有可能是在说气话,或者缺乏对事实的了解。这很危险。

生气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口不择言,说出伤害孩子的话。这个时候建议先深吸一口气,中断冷静下再尝试交流,避免说出一些伤人的话,对对方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。

更有可能的场景是,我们缺乏对事实的了解,我们没有看到孩子所做的事情,就傲慢地对他进行了评判。这样只会埋下对立和冲突的种子,把孩子跟你的关系越推越远。因为孩子往往感受到的是冤枉,这是一种强烈的否定,会引起孩子内心巨大的情感波动。

试想,如果你的老板对你说这样的话,你会怎么想?你怎么想,你的孩子就会怎么想。

我曾经见过不少家庭,因为父母没有搞清楚事实,在充满偏见的情况下,就对孩子随口说出一些不实的评判言语,最后导致家庭悲剧的发生。我们做父母的,一定要搞明白一件事,这个世界上,别人可以不相信孩子,别人可以冤枉孩子,但我们绝对不能。因为一旦我们冤枉了孩子,孩子感受到的就是强烈的不认同、不信任、不尊重、不被爱,是一种对自身全盘的否定,这种否定很容易摧毁孩子的心灵,让他对自身存在的价值产生强烈的怀疑和否定,让他更容易自暴自弃,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。

所以,我们一定要充分了解事情的事实,可以询问孩子他都做了什么,并且相信他的行为,不要动不动就否定他。他之所以做不好事情,就是因为我们总是否定他,没有肯定他。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做的更多,那就要及时对他做的好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同,让他感受到鼓励,这样他才会愿意并且主动地承担更多的事情。想一想,当你因为做了某件事得到别人的肯定和鼓励时,你是不是也愿意做更多的事呢?

责骂是父母无能的情绪宣泄

有一类父母,不知道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,他非常擅长否定和辱骂孩子,当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,他会这么说:

“笨死了,这都不会”

“哎,你不行,说你不行就是不行,笨”

“你咋这么蠢呢,这都不会,脑子让驴给踢了吧”

......

有些父母可能是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说的这番话,有些父母可能已经形成习惯了,随时随地都能脱口而出这些话,熟练的让人心疼。

我把这些语言定义为严重的语言暴力,因为这些话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。

如果你想摧毁孩子的自信心,让他不敢相信自己,那就这么说吧;

如果你想摧毁孩子的自尊心,让他不再认同自己的价值,那就这么说吧;

如果你想伤害孩子的共情力,让他不再能善解人意,那就这么说吧;

如果你想摧残孩子健康的心灵,让他活在否定和消极的泥沼里,那就这么说吧;

如果你想毁掉孩子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,让他丧失把握机遇的能力,那就这么说吧……

我相信大部分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,不是为了摧毁他的吧,否则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父母。

所以如果作为父母的我们对孩子说出了这样的话,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,我们都应当反思自己的过错,并立即无条件停止这种行为,停止对孩子的伤害。

作为父母,当我们看到孩子某方面能力不行,做的不好的时候,我们应该做的是发自内心的关心,安抚和引导。

比如,我们可以安慰孩子,“这次没做好,可能是暂时还不熟练,我们再练习练习,下次争取做好”。

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,“这道题没做出来,以后可能还会遇到,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,看看遇到了哪些问题,是不是在思路上陷入了困境”。

我们还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,“今天就先到这儿吧,爸爸看你状态可能不太好,我们出去活动活动吧”

总之,方法有很多,这都需要我们的爱,耐心和正确的方法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,失败只是暂时的,未来会更好。并且给予他足够的耐心和空间让他成长,不要总是否定和责骂。如果我们口口声声说爱孩子,却无法掌握正确的爱的方法,这就不是爱,而是伤害。

比较是不幸的根源

还有一类非常常见的说话方式,即使是在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家庭也很容易出现的,那就是比较。

“这次才考了90?你看张三都考了95,人家咋考的?”

“这次考了100?你们年级有多少考100的,应该很多吧”

“你看人家张三多听话,你也学着点”

“人家张三都知道要让着别人,就你不知道”

“你看张三她老公,又能赚钱又懂得顾家,你看看你,能干啥”

“你得跟张三取取经,你看人家就能把什么事都做的很好”

我们很容易拿自己身边的人和别人比较,这种比较很自然就发生了,我们根本意识不到。可以说,比较是人的天性,是与生俱来的能力。

但是,这种能力是一把双刃剑,大多数人都用不好,很容易就伤害了与我们最亲近的人。

如果我们经常拿孩子与别人进行比较,最先摧毁的就是孩子的自信。比较是一种否定的能量,“我不如别人”——这便是孩子在听到这类话时的心理感受。他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好,或者自己本身就不好,会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。

得不到肯定的孩子往往会走向两个方向。

他要么努力变得更好,尝试得到别人的认可。但他并不是发自内心想要变得更好,而是为了讨好父母,讨好别人。这就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,他没有自己的价值观,他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别人的评价进行的,这种人的一生是辛苦且空虚的,因为他找不到自我的价值。

又或者,他会走向自暴自弃。“既然你觉得我不如人,那我就这样了,爱咋地咋地,你有本事找别人去”,这就是他的想法。并且,他会关闭与你沟通交流的大门,向着你不想看到的方向堕落,因为他会觉得这样是在报复你。

不论是以上哪种方式,他都会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,他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都会受到严重的损害。因为父母觉得别人更好,自己不好,自己是不是不值得被爱了。他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严重的伤害。

因此,比较的说话方式看起来很正常但杀伤力巨大,这也是很多家庭不幸的根源。

那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呢?

我们拿别人和自己的孩子比较,或者跟自己亲近的人比较,都是看到了他身上的缺点。如果我们盯着缺点不放,就很难不进行比较。因此,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换个视角,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,多看看他身上的优点,把否定转化为肯定。一个得到了肯定的孩子其实更容易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。

我们可以说:“这次你考的不错,比上次高了5分,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,希望你再接再厉!”

前面我提到,比较是把双刃剑,那就意味着它是有正确的用法的,那应该怎么用呢?

改变一下比较的对象,不要和别人比,要比就和过去的自己比。比较对象非常重要,如果让孩子和过去的自己比较,他会更容易接受比较这个行为,并且会尝试进行反思,这是一种内省的力量。

但请注意,即使是让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较,也要注意方法。“你看你之前还能考90呢,怎么这次只考了80,回屋反省反省去吧!”,这就不叫比较了,这叫责备,这也是一种否定。同时,也不要一味地让孩子跟自己比较,凡事过犹不及,这样反而容易让他停滞不前,他会很迷惑,自己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。

其实说了这么多,我的观点是倾向于不要比较,任何时候都不要拿孩子跟别人比较,包括自己的家人,不要拿自己的爱人和别人比较,不要拿自己的父母和别人比较。因为,比较是不幸的根源。比较除了宣泄情绪,带来伤害之外,什么好处都没有。

如果真的要比较,那就拿自己和自己比较,看看自己相对于昨天有没有进步,自己有没有可以改善的地方,这才是一个成熟的人的做法。同时,我也不建议拿自己和别人比较,毕竟每个人个体有差异,成长环境有差异,大家没有什么可比性,比来比去只会徒增烦恼。

家长权威是糟粕,要与孩子一同建立规则

有时候,我们想让孩子听我们的话,但孩子特别抵触,这时候,有些人就会用身份压制的方式对孩子说这样的话:

“我是你妈,我说你就得听着!”

“说你几句怎么了?说都不让说了?”

“我是你爸,我让你干啥你就得干啥!”

如果你是孩子,听到这样的话,你是会听从?还是会反驳?

一旦父母使用了家长权威这种身份压制的方式,尊重和爱便荡然无存了,留下的只有蛮横专制。这些话除了展示父母的无能,也表现不出别的了,因为父母没有其他办法了,只能通过自己是父母的这个身份来压制孩子。

还有一种父母,他的内心就认为孩子低我一等,我是老子他是孩子,他就得听我的才行。这种就是封建的价值观,认为孩子是附属于大人的,认为孩子不是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。这种封建落后的思想除了摧残孩子的心理健康之外,什么好处也没有。如果硬说好处,或许只有父母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而已。

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得不到父母的尊重,也就会缺乏自尊心。他会觉得上一级就可以压制下一级,那么他也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别人,表现出来欺软怕硬的行为。同时,他还会觉得父母并不是真正的爱自己,毕竟这种蛮横的态度根本谈不上爱。

如果孩子处于青春期,或者已经成人,他更可能表现出来的是叛逆,是反抗,这是很正常的,这不是孩子的问题,如果你用同样的说话方式对一个独立的大人说,你看看他怼不怼你。

所以,作为父母,如果我们认为孩子是我的,我想怎么说都行,这首先就是严重错误的,是一种封建落后的价值观。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想法有问题,就很难纠正自己的行为。

我见过很多父母,尤其是我们上一辈的父母,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,很多人都抱有这样的想法。而他们的孩子,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代,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懂得平等和尊重,就会非常反感这种行为。很多家庭矛盾冲突便是起源于此。

这是新时代和旧时代的碰撞,也必将以新时代价值观的胜利而结束,这是大势所趋。因此,仍然抱有这种错误落后观念的父母,我们还是要早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,及时更新,及时改正,做一个懂得尊重和平等的父母,这样才能真正改善和孩子的关系,改善自己的生活。

那如果孩子真的就是纯粹的不听话怎么办呢?比如父母想给孩子树立一些规则,比如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,不允许做某些事情等等。结果发现孩子不听,并且说了也不管用,说多了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抗或者压抑。

在这种场景下,我们只需要做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解决问题。那就是不要孩子建立规则,而是孩子一起建立规则。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建立中来,让他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,并且达成认同。

这样,父母就给予了孩子尊重,给予了他承担责任的机会,孩子也就能够懂得要为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负责,他以后也就能成为一个有担当、靠得住的人。

犯错要道歉,孩子如此,父母亦如此

孩子犯了错误,我们往往会教导他要跟别人道歉,说对不起。可如果我们犯了错误,我们能不能以身作则,给孩子道歉呢?

我见过一些父母,因为自己没有弄清楚事实就冤枉了孩子,或者因为自己的错误搞砸了事情,即使孩子表达了希望得到道歉的诉求,他也没有任何表示,或者仅仅说一句“噢,我忘记了”,就没了。

如果你是孩子,被父母这样对待,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?

或许会怨恨,会想报复,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等等。

没错,这就是孩子内心想法,他没有得到一个应得的道歉,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。这样的孩子不仅内心会受到伤害,还可能会因此伤害别人。

有些父母会想,我是老子,他是孩子,哪儿有老子给孩子道歉的。这样的父母固守着封建落后的思想,是很难学会跟孩子道歉的,因为他觉得他不给孩子道歉没有问题。

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,就不要怪孩子不尊重你,不要怪孩子脾气暴躁,不要怪孩子欺软怕硬,因为这都是你教给他的。

我认为一个成熟且合格的父母,至少也要知道如何给孩子道歉,因为这是尊重的基础。道歉其实给孩子传达的,就是一种尊重,一种对于独立人格的维护。

孩子得到了道歉,他就知道了:“我是值得被尊重的”,“我是被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了”,“我是有价值的存在”,“我是一个人,而不是别人谁的附属品”。

夸奖也要讲方法

“你真棒”

“你好厉害呀”

“你好聪明呀”

“你真是个听话的好宝宝”

相信我们都这么夸奖过自己的孩子,或者听到过别人对自己如此的夸奖。夸奖和表扬能够给孩子带来肯定和认同的力量,引导他做的更好。

但同时,正因为夸奖具有的肯定引导的力量,如果夸得方式不合适,则可能适得其反。

就拿上面这几句话举例,“你真棒”,“你好聪明”,这些都是很简单的夸奖方式,除了肯定孩子自身之外,没有什么引导作用。相反,孩子还可能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就很好,要么莫名其妙,要么会形成自恋自傲的性格。

而“你真是个听话的好宝宝”,这句话看起来既有肯定又有引导的作用了,但引导的方向是“听话”,这个方向也许在孩子小的时候能帮助控制他的行为,但慢慢孩子大了,一味地“听话”只会让他失去自己的主见,失去独立性,甚至失去自己的价值取向,成为一个依赖别人的人,一个讨好别人的人。

因此,看起来是简单的夸奖,也需要我们好好斟酌自己的语言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夸奖孩子呢?

其实也不难,我们既然要夸奖,就要有目的地夸,也就是夸奖XX

比如,我们可以夸奖努力,“宝贝,妈妈看到你这几天的学习很用功,你很努力!”

比如,我们可以夸奖细心,“噢!你还记得这里还有这些注意事项,真棒!”

比如,我们可以夸奖坚毅,“宝贝,我看到你这几天每天都坚持跑步,没有放弃,我为你感到骄傲”

比如,我们可以夸奖态度,“小家伙,你今天的态度很积极主动,很不错噢”

有了具体的夸奖内容,孩子就能够知道自己到底是哪一点做的好,他就能有意识地朝着那个方向做的更多更好,这便是夸奖带来的肯定和引导的力量。

如果我们夸奖得当的话,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,还能培养他的成长型思维。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,不会纠结于他人一时的评价,不会总想要证明自己,而是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,承认自己的无知,认为这都是暂时的,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和改变做得更好。

最后

人类之所以比其他动物强大,是因为拥有了语言。人和人之间之所以有着巨大的差距,也是因为有了语言。语言就像空气一样,无处不在,但又极大地影响着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员。

父母的语言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灵魂养料,语言的质量决定了孩子的质量,正可谓不可不察也。

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些许启发,带来一点点改变。可能一点点改变在父母身上看起来没什么,但折射到孩子身上就是巨大的影响。

希望本篇文章也能给你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,一颗掌握语言力量的种子,让它也随着时间发芽,带给你们的家庭更多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