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

动机

在学习新知时,如何知道我应该学到什么程度?如何知道我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程度呢?或者说,当我想给知识的学习定下一个和掌握程度有关的目标时,我该怎么办?

布鲁姆在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法,可以为以上问题提供参考。

概述

布鲁姆把教育者的教学目标分类,以便更有效地达成各个目标。在认知领域,包含以下分类:

  1. 知道 Knowledge
  2. 领会 Comprehension
  3. 应用 Application
  4. 分析 Analysis
  5. 综合 Synthesis
  6. 评价 Evaluation

其中,前3类属于初级层次的认知,它一般有直接的、明确的、无歧义的答案;而后3类属于高级层次的认知,问题通常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,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回答。

1. 知道 Knowledge

是指认识并记忆。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,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,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。

提示:回忆,记忆,识别,列表,定义,陈述,呈现

【问题设计】

认知性问题是对知识的回忆和确认。

如:人民陪审员的工作职责是什么? 当汽车向右拐的时候,坐在车上的你会向那边倒?

2. 领会 Comprehension

是指对事物的领会,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,而是初步的,可能是肤浅的。其包括“转化”、解释、推断等。

提示: 说明,识别,描述,解释,区别,重述,归纳,比较

【问题设计】

理解性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概念、规律的理解,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、比较和证明某个观点。

如:检察院和法院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?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清楚什么是惯性吗?

3. 应用 Application

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、法则、原理的运用。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,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。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,而不是全面地、通过分析、 综合地运用知识。

提示: 应用,论证,操作,实践,分类,举例说明,解决

【问题设计】

应用性问题主要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、法则、原理的运用。

如:用法律条款解释为什么应该执行“疑罪从无”的原则? 用惯性来解释为什么汽车开动时,人会往后倒?

4. 分析 Analysis

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,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,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,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。

提示: 分析,检查,实验,组织,对比,比较,辨别,区别

【问题设计】

分析性问题让学生透彻地分析和理解,并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。

如:为什么会发生类似余祥林那样的冤假错案? 为什么说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?

5. 综合 Synthesis

是以分析为基础,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,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,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。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,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,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。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,是高层次的要求。

提示: 组成,建立,设计,开发,计划,支持,系统化

【问题设计】

综合性问题能使学生系统地分析和解决某些有联系的知识点集合。

如:什么情况下法律会不公平? 如果物体间没有摩擦力,世界将会怎样?

6. 评价 Evaluation

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。 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,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,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、信息, 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。

提示: 评价,估计,评论,鉴定,辩明, 辩护,证明,预测,预言,支持

【问题设计】

评价性问题理性地、深刻地对事物本质的价值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。

如:余祥林冤假错案被曝光是好事还是坏事,为什么?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科学价值是什么?